黃山燒餅是徽州有名的特色傳統小吃,新鮮出爐的黃山燒餅吃起來酥脆爽口,香甜可口,唇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黃山燒餅又名“救駕燒餅”,傳說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一段淵源。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朱元璋率軍征戰徽州,一役戰事不利,兵敗逃至一農戶家中,得食當地燒餅,薄而層多,酥松油潤,滿口生香,贊嘆不已,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后,朱元璋還對此餅念念不忘,稱此餅救駕有功,遂有救駕燒餅字號,后代代相傳,延續至今。制作救駕燒餅的餡用的是梅干菜扣肉,餅壓好后撒上糖和芝麻,再貼到爐子里烤制約 15 分鐘,這樣美味的救駕燒餅就好了。因為烤制出來的燒餅像螃蟹殼一樣,因此救駕燒餅也叫“蟹殼黃燒餅”、“皇印燒餅”。是安徽徽州漢族的傳統名吃,盛行于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
從1905年開始韓氏百香堂創始人韓佩林就在黃山市歙縣縣城拾著個燒餅爐游街走巷叫賣韓氏燒餅,由于手藝好,烤制出來的燒餅吃起來酥脆爽口,生意異常興隆。到了 1978 年,韓佩林之子韓灶基就在歙縣縣城新南街 1 號租了十幾平方的小店面手工制作韓氏燒餅,并取店名為韓氏百香堂燒餅店。就在這個店里,初中畢業的韓百其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習家傳燒餅制作手藝。2001 年韓百其與妻子又到歙縣古城中山巷、小北街擺攤創業,并成立歙縣韓佰祺燒餅制作中心。創業艱難,韓百其的燒餅生意也并非一帆風順,但是憑借一門好手藝韓百其的韓氏百香堂燒餅漸漸站穩了腳跟,打開了市場。真正讓韓百其迎來發展機遇的是 2009 年,他的燒餅技藝被中央電視臺每日農經欄目關注后,知名度大升,很有商業眼光的韓百其用自己的頭像作為商標,用自己的名字為燒餅命名,建起一個擁有上千平方米的標準化、清潔化廠房的現代化燒餅加工企業——黃山韓佰祺食品有限公司,并先后在歙縣和蕪湖開了名為韓氏燒餅的專賣店,專賣黃山韓氏百香堂燒餅。
站在時代發展的角度,需要注入科技元素,提升產品品質,是食品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黃山燒餅由于原料含有豬油,冷吃會略顯油膩,影響口感。為此,韓百其在工藝制作上不斷探索改良,與黃山學院合作進行項目研發,最終解決了燒餅回潮問題,達到了冷熱皆宜的口感,還提高了燒餅的保質期。為了實現燒餅的機械化生產,韓百其一直堅持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機械性能和工藝,最終自己親手改造出了理想的燒餅流水生產線。韓氏燒餅作為旅游休閑獨有的風味名吃,倍受人們青睞,暢銷省內外,進入了千家萬戶,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舌尖上的美味”。徽州燒餅(韓氏燒餅)先后被評為黃山名牌產品、安徽省著名商標,榮獲 6 個國家專利局燒餅實用新型專利。企業被評為“3.15 安徽省質量放心用戶滿意雙優單位”,韓百其本人也被歙縣縣委統戰部聘為徽文化藝術人才聯誼研究中心、徽州燒餅(韓氏燒餅)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扶殘助殘模范個人”等諸多榮譽。